比如中亚、中东、南亚、新东盟等一些地方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需要资金、设备和管理经验,而这些正是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的长处。
有趣的是,经他代理的几个厂家最后全部被国机重工收纳,而他,也就成了根正苗红的一个老资格国机人。更重要的是,对老国企文化的认同已经成为一段割舍不掉的感情,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生根。
压路机从800公斤到30吨,产品型号共有几十种。洛阳建机作为国内生产路面机械最早的厂家之一,在河南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配件维修成本较低,本地品牌更易打动人心。最冷峻的时刻同样是最考验人心的时刻,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全行业都在面临大规模亏损,难谈业务增长点。与土石方机械相比,路面机械入行门槛稍高,客户需要有一定资金实力,有自己的关系网络,不受地域限制,才能各处找到施工机遇。谁都拥有思变之心,但改嫁是困难的。
市场冷峻市场三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起伏跌宕总是有的,但即使是2008年的低潮期,也没有今年市场惨淡,张纪元冷静地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郑州工程机械厂,2003年并入宇通重工并经历国企改制。而且从工作流程上来说,生产效率提高约5倍,在极大改善劳动环境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极强的全国普及性。
拓可公司异军突起的背后是杨洪根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和卓越的管理才能,他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领域的多项国家级专利为拓可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撑——专访中国杰出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专家从2011年下半年起,由于需求疲软、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不论零部件抑或是整机销售,整个工程机械底盘行业都遭遇了寒冬。2013年,工程机械底盘行业触底反弹,进入缓慢复苏阶段,有些公司厚积薄发,安全度过了危机。记者:在成功经营拓可公司的基础上,您利用首创的离心铸造技术创立了昆山零格金属密封有限公司,运行两年有余,目前该公司的业绩如何?杨洪根:机械底盘类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涉及建筑、汽车、冶金等多个国家重要行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整个访谈中,杨先生始终面带微笑,这位谦和有礼的机械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工程机械底盘领域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拓可公司异军突起的背后是杨洪根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和卓越的管理才能,他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领域的多项国家级专利为拓可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撑。
杨先生坐拥十二项专利,但没有止步于此,他依然赤诚地为我国的工程机械底盘行业的技术性革命贡献智慧,逐步引领该行业华丽转型和升级。为了进一步了解工程机械底盘行业,记者今天专访了杨洪根这位中国杰出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专家。所以我决定在2013年创建零格公司,两年多来我们的核心产品离心铸造浮动油封已经创造了销售量1000万件的规模,不仅占据了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更大举杀入海外市场,收获了不少优质客户,为将来进一步开拓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记者:您一手创办的拓可公司在工程机械底盘领域大放光彩,主要得益于您的多项研究专利,其中您开发的浮动油封的离心铸造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其绿色铸造成形的工艺受到业内权威专家的认可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种装置产生了什么样的效益?杨洪根:2007年对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我发明了浮动油封的离心铸造工艺及其全自动成形流水线,浮动油封在机械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直接影响底盘部件的使用寿命。
而且从工作流程上来说,生产效率提高约5倍,在极大改善劳动环境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极强的全国普及性。记者: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有什么优点?杨洪根:热处理能在不破坏金属材料形状的前提之下,通过改变材料表面化学成分或内部显微结构,从而提升材料某些方面的性能。不过区区几年时间,昆山拓可机械有限公司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工程机械底盘件行业领头军。该装置每年能节约电能约60万度,相当于减少560吨二氧化碳,从环保角度看是有很大裨益的。
也是在那一年我成立了昆山拓可机械有限公司,公司吸收了我全部的专利技术,生产的离心铸造浮动油封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没有利用离心铸造工艺生产此类浮动油封产品的企业,可以说拓可公司的一系列机械配套底盘部件产品放到世界范围内来看,都达到了该领域顶尖的工艺水平。记者:能简单介绍下您的研究领域吗?杨洪根:我目前从事的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主要工作为工程机械底盘部件材料、工艺和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是机械制造的重要的工艺之一。
在一片回暖的大背景下,拓可公司不但完美实现了转型升级,更在创办人杨洪根的带领下,深入挖掘成长性较好的细分板块,开发各项专利,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打造了专属安全地带,拥有了稳步前行的快速通道凭借长期对推进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和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山东临工董事长王志中在本次大会上被授予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终身成就奖。
近年来,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全国质量奖、全国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他本人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机电工业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连续当选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在获奖感言中王志中董事长非常感谢行业和社会对山东临工、对他本人的认可。山东临工董事长王志中荣获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终身成就奖王志中长期担任山东临工主要负责人, 30多年来,在他带领下,山东临工从一个年产值几百万元的国企小厂,发展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他睿智、实干、执着、担当,以改革创新精神和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的魄力,为临工、为中国工程机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3月28日,以新常态、新理念、新动能、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四届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在四川泸州拉开帷幕。30年来,他以一个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和独到的经营思想,在企业的改革改制、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业界赞赏的业绩。
30年风雨兼程,30年拼搏奉献。用他的话说:他的人生已经完全与临工、与工程机械融合在一起,临工的发展、中国工程机械事业的兴盛是他最大的梦想和终身的追求。
他将继续担负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坚守产业振兴的梦想,保持创新创业的激情,带领山东临工实现成为国际化的工程机械领先企业的远大目标,继续为实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由大到强的宏伟蓝图增添力量山东临工董事长王志中荣获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终身成就奖王志中长期担任山东临工主要负责人, 30多年来,在他带领下,山东临工从一个年产值几百万元的国企小厂,发展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
30年风雨兼程,30年拼搏奉献。2016年3月28日,以新常态、新理念、新动能、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四届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在四川泸州拉开帷幕。
他将继续担负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坚守产业振兴的梦想,保持创新创业的激情,带领山东临工实现成为国际化的工程机械领先企业的远大目标,继续为实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由大到强的宏伟蓝图增添力量。用他的话说:他的人生已经完全与临工、与工程机械融合在一起,临工的发展、中国工程机械事业的兴盛是他最大的梦想和终身的追求。在获奖感言中王志中董事长非常感谢行业和社会对山东临工、对他本人的认可。他睿智、实干、执着、担当,以改革创新精神和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的魄力,为临工、为中国工程机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30年来,他以一个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和独到的经营思想,在企业的改革改制、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业界赞赏的业绩。近年来,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全国质量奖、全国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他本人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国机电工业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连续当选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凭借长期对推进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和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山东临工董事长王志中在本次大会上被授予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终身成就奖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装备的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装备强则国强。
石勇告诉记者,未来10年装备制造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研究显示,通过对智能高端产业的布局,美国装备制造业反弹的速度和幅度远超过德国和日本。
工业4.0、智能制造的本质就是自动化。而以色列的造雪机,零上30度都能造出雪。但他同时表示,与国际强手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尚处于追赶先进水平的阶段,粗放发展、核心能力不足、供给不充分都在影响着产业前进的步伐。一带一路战略为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合作带来了契机,建议积极构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精准合作,助力装备走出去。
但目前在中国的造雪机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在美国,目前正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建设智能制造技术平台,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化和工程化。
会上,主办方首次对外发布了机工智库系列研究成果。会上,课题组负责人、副研究员张燕讲解了从工业2.0到工业4.0的战略选择,阐述、分析了中国自动化发展的相关问题。
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3月23日主办的百万庄论坛:机工智库春季发布会上,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院长王文斌指出,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重构、竞争格局改变和创新驱动的主战场。装备制造业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是占制造业比例还很低。